進入內容區塊
張貼至「Faceboo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  張貼至「Plur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  張貼至「Twitter」【另開新視窗】  友善列印-另開新視窗 字級設定:

心理健康

認識飲食疾患:暴食症與厭食症
  • 發布單位:資訊室
  • 發布日期:2018-08-03
  • 類別:心理健康專區
  • 內容:
    認識飲食疾患:暴食症與厭食症   
    作者:李御儂

        近四十年“苗條為美"的審美觀西風東漸,年輕女孩在媒體的影響下,早早開始挑剔在意自己的身材。我國飲食疾患者的人數因此不斷攀升,但國人對飲食疾患的認識仍有不足。簡單來說,飲食疾患者的特徵是在身體意象上產生認知失調的狀況,此扭曲認知又反應到違常的飲食行為上。從事重視身材的職業如明星、模特兒、運動員或舞者等都是飲食疾患的高危險群。

        飲食疾患的發展常是由瘦身節食關始的,一段時間後,隨著挨餓、體重減輕、營養失調及心理狀態的改變,會形成一種生理與心理狀態的惡性循環,變成一種固著成癮的行為模式。當人節食過度而瘦到某種程度時,對食物的感受、飢餓與飽足感都失調混淆了,會影響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,可能因此陷入憂鬱或情緒不穩的狀態。

        台灣常見有兩大類飲食疾患:厭食症與暴食症。以下針對美國精神疾病學會出版的最新版DSM-V臨床診斷準則、患者常見的特質、症狀、以及罹病的後果等,分作介紹。

    一、厭食症(Anorexia Nervosa):
    1. 體重維持在發展階段正常值的85%以下,BMI < 17.5。
    2. 對於變胖或體重增加有強烈的恐懼感
    3. 對自己的體形、體重有不正確的知覺,即明明很瘦仍覺得自己太胖

        厭食症好發於青少年時期,國內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,患者多為敏感固執、強迫性格、完美主義傾向的青少女,厭食常見於母女關係緊繃、互動僵化、分離與個體化困難的家庭之中。厭食症又分為「限制型」與「暴食清除型」兩種亞型,以是否有暴食清除行為作區分。患者因長期營養不良,合併其他生理症狀,如:停經、骨質疏鬆、低血壓等,嚴重時可能致命。

    二、暴食症(Bulimia Nervosa):

        另有一群患者,經過一段時間的節食,身體承受不了而開始反撲大量進食,又擔心發胖而採取激烈補償行為,即成暴食症。臨床上的診斷標準為:
    1. 每週至少有兩次無法控制的暴食,在短時間(兩小時內)吃下常人無法吃下的量,且暴食當下對吃食行為有失控感。
    2. 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:如禁食、催吐、過度運動、使用瀉劑、利尿劑、灌腸等。
    3. 上述暴食與清除行為,每週出現兩次以上,至少達三個月。
    4. 自我價值感與體重身材形密切相關。

        暴食症的好發於成年前期女性,患者們表面上看來身材與一般人無異,表面上也可能成功、活潑、外向,但內在多是缺乏安全感、對人際關係敏感、自我概念薄弱、情緒不穩定、習慣壓抑、矜持完美的性格。暴食也紛澄清除型與非清除型兩種,清除型患者因為長期慣性的清除行為,常有電解質失序的狀況,體重巨幅起落,對於自己暴食催吐的行為多覺得羞愧,心情多封閉沮喪。

        不管對厭食症或暴食症而言,節食、暴食、與催吐固然是身體意象扭曲而驅使,但吃與不吃有時也是一種權力與控治的象徵,有時拒絕或吐出來的不只是食物,也是難以消化的憤怒與哀傷。此外,由於飲食疾患的成因錯綜複雜,治療也不易,臨床多採營養復健、認知行為治療、深度心理治療等方式進行,亦有從團體治療中去培養患者人際表達、舞蹈治療協助患者重建身體形象、家族治療來發現問題核心者。
相關附件
相關圖片
瀏覽人次:28097 人 更新日期:2018-08-03
回上頁 回首頁 TOP